星期四, 6月 12, 2008

[記事] 2008.5.27

前言

遲來的記事,還堆積了好多想記下來的日子,這是與之前相連結的莫名忙碌的週末之第四部曲:
(1) 08.523 @
淡水的背影
(2) 08.524 @ 大學同學婚禮
(3) 08.525-26 @ 涵碧樓家族旅行
(4) 08.527 - 今年度資管博士班口試 (也就是這篇...)

正文開始

在初試結果公佈之後,很幸運的(?)有了接下來口試的機會,回想一下筆試的日子是在08.510(延伸閱讀),中間又相隔了煎熬的兩週。等待過程的時間真的可以排上世界最糟糕的事情前幾名了...

口試大致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研究計畫的口頭報告,第二階段是分組老師提問,而第二階段有可在分為兩個不同的主題。總之,我覺得的事情本身相當之複雜。

PHASE ONE 研究計畫報告

流程是這樣子的:同組考生集合在一個教室A裡,5位口試老師則在另一個教室B中等待,順序依照准考證號碼,每個考生進入教室B進行10分鐘的簡報,內容主要是有關於在初審階段書面資料中的研究計畫。

一推開門,協助的工讀生會把你的投影片Ready,接著其中一位老師會簡短的告知可運用時間,然後就馬上開始自己的報告。

在這中間,原先我有準備一張A4的handout要發給每位老師(數量事前並不知道,就是大約印個10張),但是因為教室縱深長,加上一進去便要開講,沒有時間讓我把Handout發出去。

報告中間,老師們會看著你的報告跟投影片,但在這階段並不提問。工讀生的NB有系上自己開發的Counter(可能是信宏或是歐拉拉寫的那個吧XD),你報告的位置可以瞄見倒數。等時間歸零,其中一位老師會說時間已到,並停止你的報告。因為我報告幾乎控制在倒數結束前完結,並不清楚是否有延伸的時間。其中一位老師會問:「若後來考上了這裡,會Full time或是Part time來念?」我當時是回答「Full time」,但這是個人不同的規劃,我覺得可以PART time念博班的人一定是超強者!

結束報告後,返回休息教室,等待這階段全部考生都結束。

 

PHASE TWO 分組老師提問

這個階段會先將同組考生分為兩組,分組規則是依照准考證號碼對切,基本上是公平且公開的作法。我用組C及組D來代替描述。

  • 教室A
    進行的口試如下,這教室有兩位老師,活動有二:

    (1) 10或15分鐘文章閱讀及撰寫摘要,這個完完全全讓我大吃一驚!為什麼口試的時候還要筆試啦,=..=。這次的題目,是從英文報紙剪下來的一篇文章,介紹鞋子業者利用網路推行客制化或讓顧客的想法納入鞋子的設計當中。文章長度可被列印在一張A3中,留白的地方就是讓你寫摘要的地方。 時間到後收卷。

    (2) 老師針對每人第一階段的報告提出一個問題,讓你回答一分鐘。主要是讓你介紹你主題相關的題目,這個應該不難答,因為第一階段的報告應該都是你自己的東西。不過,我在這個上面,自覺答的不好。那個題目相關的文獻跟概念有讀過,但是已經記不清楚了,無法一針見血的敘說出來。
    建議是,可以自己報告的內容相關的概念、主題,在考試前複習,練習用1分鐘把那個主題解釋清楚。

  • 教室B
    有三位老師,每個老師會提出一個跟之前的報告無關、自由的問題,而每個考生就是依序回答,每題時間一分鐘,由左而右、由右而左、中間往兩邊。回答順序基本上公平且序列化的。題目如下:

    (1) 你為了準備博士班所付出的WORK有哪些,可以佐證或讓你相信你自己具有念博士班的能力,越具體說明越好;你現在對於六標準差的概念是什麼,他能不能應用在於幫助博士班學習或研究上頭? (第2個答)
    PS. 六標準差,是筆試階段時的一個大題目,我完全沒料到這邊還會再出現一次,建議是:筆試階段的東西,可以再進一步去瞭解一下,因為那可能是老師們關注的焦點,難保不會在未來(口試時)出現...

    其實我覺得我回答的很不標準化,也就是不是可能會被一般所認知的答案。當然,我多留了一年,期間有一篇研討會論文也去發表,也進行了學校記中的系統開發,用系統開發所得到的經驗,寫了一篇研討會論文,正丟過去送審中。

    但讓我覺得我可以挑戰博士班的原因,我卻是回答從無到有去舉辦出一個活動出來,也就是IMNCU. FRED. ETC. 0801,我說這年讓我覺得意義最大的就是跟同學策劃這個東西,並且真的有邀請了同學回來分享經驗,因為ETC的活動,的確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但一開始,我們籌畫的三人是無法預知這活動,最後會變得如何? 好在回校的同學都很相挺,也讓活動有不錯的回饋。

    六標準差的話,因為我還是被嚇到,所以就只用跟之前考試相同的認知去回答,沒有新的東西且可能不甚正確。我有看見一位老師出現了疑惑的眼神... XD

    (2) 你覺得創意要由何而來?你覺得博士生該具有的條件有?(倒數第2個答)
    我的回答是,創意由日常生活之中觀察得來,大意就是,創意就受是去滿足那些還未被發展的需求,或者是把同樣的需求用新的作法滿足。所以我才會回答觀察是重點。然後我加上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我認為,創意也始終來自於人性。此外,我也用了在BPR課程期末作業和同學共同所提出的應用WIMAX推行新音樂服務的計畫,來強調我是個有創意的人。

    其實這邊,我原先寫在紙上我還認為創意有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就是「實作」,再有創意不把東西實際做出來,那都是假的!執行,或許是創意產生之後,最關鍵的步驟。但是,我這個因為緊張就忘記說了,有點遺憾(對自己而言)...

    由於快爆了一分鐘,第二小題還沒回答,其中一個老師就說回答看看,關於條件,我就用了那陣子前幾天想到的四個元素來回答:誠信、實力、眼力跟魅力。我僅講了這四個KEY然後時間就結束了。 (四個元素的延伸閱讀 - 成功詐騙集團首領關鍵因素分析),其實我還為講到KEY所代表的意義。有點遺憾 BTW。

    (3) 什麼時候覺得可以跟指導老師提出「我可以畢業了」的念頭或是條件? (忘記順序了,但應該是中間段)
    我回答的心條目是,「具有獨立思考及研究的能力」,這也是我從目前指導老師 - 范懿文老師,所學得很重要的一件事! 之後遇到新現象、新題目,你該具有自己的能力去發掘隱含的東西、限定它的範圍,然後把它完成 (其實我講的超亂... 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嘴巴丟出了什麼),這是我覺得可提畢業的基本。

    然後,我好像說了「高度」,然後以高度來幫助他人。這是我自己對於「成功」目前的粗淺想法拉 - 成就自己  並 成就他人。 這是我所想像的成功。或突然說這些出來,我也覺得很驚訝... 不過,的確是這兩年來的體認,要作更大的事情(牽動更多人的事情)就需要更上頭的高度,但是自己獲得高度之後,必需回過頭真正的去作些什麼(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不然 一切都是假的。

    當然我不見得有那種能力去作很大的事情 (也有點嘴炮跟矯情),但是成就他人也可以是從成就家人開始。成就自己及成就他人的概念,我覺得很接近,古老的 - 修身、齊家、治國、瓶天下。後面那兩個太空泛遙遠,但是前兩個是很實際的,因為大家的確就是這樣子過生活的啊!

    自己累積能力、學歷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就是修身;之後,結婚、有了小孩,你的責任就變成要照顧家人,這不就是齊家?


過程解說完畢,組CD及教室AB是先後的分配。詳細說就是:先A+C, B+D 然後在馬上換成 A+D, B+C ,是沒有中場時間的。都結束之後,就是掰掰的時間了。大家鳥獸散,一個上午就這麼被吃光光了! XD!

 

後記

這是我所遇到的形式及內容的Delay Live! 拖延了好...久。有興趣的人就看一下囉。這系列的文章歸屬於Label (衝動的一年),這系列還缺一篇需要完成。

#

沒有留言:

www.flickr.com
www.flickr.com

象的語言